心 安 神 定 .悅 歷 人 生
最新消息
藥或不藥?淺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藥物治療 
2024-03-08



藥或不藥?淺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藥物治療     心悅診所  李宣漢醫師
       在與家長或孩子討論針對注意力不足過動症(ADHD)的治療時,最常遇到家長的疑問就是:我的孩子有一定需要藥物治療嗎?長期服用藥物對孩子身體有沒有甚麼影響?今天就讓我們來聊聊注意ADHD的治療與介入。
 
   在談到ADHD的藥物治療之前,讓我們先仔細想想,ADHD的"治療"到底是要治療甚麼?就如同細菌感染要用對抗生素一般,唯有確立治療目標,才能擬定正確的治療計畫。
然而,ADHD的致病成因與症狀影響的層面,相較其他內外科的疾病來說,是相對多元而廣泛的。越來越多的腦科學研究發現,有ADHD症狀的孩子在多個腦區上與一般沒有ADHD的孩子在結構與功能發展上有所差異,這樣的差異,進一步展現出來便是臨床上孩子各種行為表現的差異,如無法持續專注、容易粗心疏漏、較沒有耐心、不愛等待、或情緒控管較不佳等等。

所以,到底要不要吃藥?我覺得,可以用練武的內功與外功來比喻。
     服用藥物,像是增強內功一般,協助孩子的腦部能得到更穩定、更完整的發揮,然而,實際上了擂台,在生活當中,要如何面對各種實戰挑戰,那還是需要持續精進拳腳外功。厚實穩定的內功加上長期磨練的外功,才能讓孩子的能力獲得最好的發揮。孩子內功狀態不穩定,只注重外在的管教磨練,或許只能會讓孩子在學習的路上有更多的挫折辛勞,但相反的,或認為只靠藥物加強內功即可,而不注重孩子其他日常生活中的各種練習調整,那也無法得到理想的效果。
根據過去各種國際大型的研究,藥物治療搭配適當的行為治療、親職教育,對於ADHD的孩子會是最理想的治療模式。在孩子開始接受身心科評估的同時,家長就可與醫師針對藥物治療與行為治療這兩方向進行討論。

       目前台灣所核准的注意力不足的藥物,主要分成中樞神經活化劑與非中樞神經活化劑兩大類。常聽到利他能、利長能、專思達、思友得等等,都是屬於中樞神經活化劑,主要影響的是腦部多巴胺的分泌,協助孩子本身能力的發揮。它們的化學成分都是一樣,只是透過藥物劑型的不同設計,來達到藥物時效及藥理曲線的差異。另一種非中樞神經活化劑(Atomoxetine),則主要是透過提高正腎上腺素於神經傳導間的濃度,來達到療效。這兩種藥物在臨床上都有其效果,要如何選擇使用,皆可於診間與醫師詳細討論。
藥物副作用及長期服用的影響來說,孩子服用ADHD藥物最常遇到的副作用即是有降低食慾或影響睡眠的問題,故在治療的期間,當然需要定期與醫師討論服藥後的狀況,並評估是否需要調整。但從過去的幾個長期的追蹤研究來看,長期使用ADHD藥物並不會對孩子整體的生長發育有顯著的影響。相反的,ADHD的個案在長期接受穩定治療後,可顯著降低孩子未來憂鬱、自殺、毒品濫用可機會。近年亦有數篇研究以大腦影像學技術研究ADHD藥物對大腦影響,顯示ADHD藥物促進了大腦發展及保護作用,使血液中的BDNF增加。BDNF是大腦中重要的神經滋養因子,幫助腦部部份腦區的記憶與學習過程。
 
最後,還是回到對於ADHD孩子的治療初衷,不論是藥物或是非藥物治療,目的都不是要"控制"孩子,或是讓孩子"變乖"、"變聽話",反而是要嘗試讓孩子學會"自我掌控",讓每個孩子都能發揮所長,走出屬於自己的一條路!